对履带式移动站而言,履带是设备的“双腿”。一双健康的“腿”应该笔直前行,但“跑偏”却成了常见的“腿疾”。导致履带跑偏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1. 张紧度不当
履带过松: 这是常见的原因。松弛的履带在行走时会发生剧烈抖动,易脱离引导轮或支重轮的轨道,从而造成脱轨或跑偏。
履带过紧:过度的张紧力会急剧加大驱动轮与履带销套之间的磨损,并导致行走马达负荷过大,同样会引发行走不平稳。
2. 磨损与变形
“四轮一带”磨损不均: 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链轮(合称“四轮”)以及履带链(“一带”)是直接接触的关键部件。长期使用后,它们会因正常磨损或润滑不良而失圆、变尖。当左右两侧的磨损程度不一致时,行走周长便会产生差异,直接导致跑偏。
结构件变形: 设备在恶劣工况下,若发生过碰撞或长期超负荷工作,可能导致履带架变形,破坏了“四轮”的准确对齐位置。
3. 地面工况
在松软、不平整的地面行走时,两侧履带之下的地面承载力不同,容易导致设备下沉不均,从而引发跑偏。
履带跑偏通常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它提醒我们,良好的日常保养与规范的操作,远比事后的维修更为重要。定期检查张紧度、及时更换过度磨损的“四轮一带”、在复杂路况下谨慎操作,从根源入手,防患于未然。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