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长

钢铁行业下半年或迎来最困难时期

发布日期:2008-09-08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2008年上半年,钢铁业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普遍表现良好,从中报捧出的成绩来看,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水平,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不过,涨势如虹的钢材价格在6月中下旬开始逆转,并且前期的领涨品种建筑用钢材成为领跌品种。

  8月下旬,业内惟其马首是瞻的宝钢正式下调了部分钢材品种价格,并引发了十几家钢铁企业的跟风调价,市场人士已普遍将其解读为是钢企迫于钢材市场“价格倒挂”的形势,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与之相对应的,是近两个月钢铁板块股价表现的差强人意,远远落后于大盘。在钢铁行业7月份报告中,业内人士曾指出,钢铁行业“最好的时期已经过去”,理由是生产增速下降,同时钢材价格开始下跌。如今看来,这样的观点显然并不夸张。

  8月以来,国内铁矿石市场成交冷清,价格大幅下降。据统计,一方面,今年1至7月,国内铁矿石产量45593万吨,同比增长23.1%,进口铁矿石累计26961万吨,同比增长21.8%;另一方面,我国同期生铁产量为28894万吨,同比增幅只有7.6%,实际生铁需要的入炉料为44294万吨,铁矿石的实际供应明显过剩。此外,随着6月下旬以来钢材行情的疲软,钢企对于成本压力愈发敏感,部分钢厂停产、限产,对铁矿石价格进一步构成打击。与此同时,受供需关系转变以及8月末焦炭出口暂定税率上调影响,焦炭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缓和。

  然而,尽管从当前数据上看钢企成本压力有所缓和,但市场人士并未因此改变悲观基调。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以宝钢为例,考虑到公司铁矿石的存货周期,以及中国与澳矿企业的谈判于6月底结束等因素,预计三季度公司采购的铁矿石价格将继续上升。而当前放缓脚步的焦炭价格,也不过是“中场休息”。今年三季度以及未来一年内,需求的放缓对于行业的制约作用几乎已经被业内公认为是钢铁企业的“致命伤”。

  据悉,交运、电气机械的价格指数近一年几乎没有增长,产成品价格没有上涨,从行业中期发展来看,下行预期明显,汽车、机械行业未来能否转移钢材成本上涨的影响,以及反过来会对钢铁行业需求带来一定的抑制,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而作为下游钢铁需求大户,占钢材消费50%以上的房地产业,开发景气指数连续8个月回落。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的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减弱的影响一定会慢慢传导到上游来,最困难的时期还未来到,在下半年产能会有继续释放,而消费增速却放缓的情况下,对行业未来处于一种较为悲观的判断。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