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超过世界产量的1/4,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有关专家认为,尽管经济发展对不锈钢的需求继续加大,但我国目前不锈钢产能的增速已经快于需求的增速,不锈钢产能过剩苗头已经出现。与此同时,国内一些落后产能,严重扰乱了不锈钢市场。专家认为,有关不锈钢的产业政策亟待强化,其生产、流通和消费秩序亟须规范。
不锈钢产能过剩苗头隐现
从1990年至今,世界上对不锈钢的需求增幅平均每年在6%左右。我国对不锈钢的需求增幅则更大,它与我国GDP增幅的比例长时间维持在1.5∶1。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对不锈钢的需求保持着15%左右增幅。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国。
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不锈钢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不锈钢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隐现。突出的问题是我国不锈钢产能的增加已经超过了需求的增加,目前已经突破了交界线。2006年国内对不锈钢的需求是600万吨,产量是500万吨。2007年国内的需求与产量已基本持平,产量还可能稍多。虽然有一些高档产品如双相钢还得进口,但预计以后进出口量会基本持平。
然而,我国目前的不锈钢产能已达到1千万吨,如果这些产能得以完全释放,将大大超过国内的需求。近几年来,我国国内对不锈钢需求的增长已经明显放缓。其中,2005年是30%左右,2006年和2007年已是百分之十几。有专家预计,以后几年增长会维持在10%左右。不锈钢产能过剩的问题在中国越来越突出了。
落后产能严重扰乱不锈钢市场
我国不锈钢产能不断增加,一方面是先进产能在稳定增加,另一方面落后产能也在增长。2004年末以来,我国假冒伪劣不锈钢产品现象愈演愈烈,在生产方面突出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假冒伪劣不锈钢产品的生产企业由过去主要集中在不符合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小企业为主,逐渐向规模以上企业,特别是一些具有先进水平的外资企业、甚至个别国有企业发展;二是产量越来越高,目前国内企业这类产品的年产量约为150万吨,加上进口的部分同类产品,目前国内不锈钢表观消费量中的约30%为假冒伪劣不锈钢产品。
假冒伪劣不锈钢泛滥已造成多方面严重危害:一是给广大消费者利益造成很大损害;二是使“地条钢”生产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愈演愈烈,给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损害;三是严重浪费不可再生资源,据调研组测算,非标准和假冒伪劣200系产品每年至少浪费110亿元人民币的不可再生资源;四是对不锈钢商品信誉造成严重损害,在一些应用领域中,具有应用优势的不锈钢被其他材质大量取代。政府应该对不锈钢产业政策进行调整和强化,规范不锈钢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秩序。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