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长

试析新型隔热耐火材料的未来前景

发布日期:2007-08-27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随着中国钢铁企业节能降耗技术的不断创新,对耐火材料的节能效应越来越注重,向钢厂提供高效、节能产品与相关技术服务是我们公司的宗旨。”这是上海埃索威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立东接受记者采访时所阐述的经营理念,给人颇有启迪。

  徐立东认为,作为经营耐火材料的流通企业,就是要根据终端用户的节能降耗需求,拿出新型的节能材料,这样我们的企业就能生存发展,就有生命力。上海埃索威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在为钢厂不断供应新型钢耐火材料中得到发展壮大的。

  确实,徐立东这位工商管理硕士,早在1988年加盟于全球陶瓷纤维行业的龙头企业----摩根热陶瓷公司,后又服务于伊索来特公司,以后又在英资的美顿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任中国区销售总监,2005年被授权在上海埃索威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迄今为止,徐立东是中国国内唯一的一位分别在摩根和伊索来特公司工作过的耐材专家。因此,他对耐火材料的节能降耗十分重视,一直致力于向中国钢铁企业提供高效节能的新型耐火材料。

  徐立东说,新型隔热陶瓷纤维材料就是一种节能型的耐火材料,这是日本在中国苏州伊索来特耐火材料公司开发的,其中有ISOWOOL系列陶瓷纤维产品,包括陶瓷纤维毯、陶瓷纤维板、陶瓷纤维纸、陶瓷纤维棉、陶瓷纤维组块、密压板、陶瓷纤维布、带、绳、线以及系列隔热耐火砖及高温胶泥。

  这些新型的节能降耗耐火材料主要应用于钢铁工业,比如ISOWOOL陶瓷纤维组块是将纤维毯预先折叠或切块层叠,再由专业设备压制而成,确保组块的各方向的尺寸精度与平整度。它的最大特点,低容重,低热容,大大缩短了窑炉的升温与降温时间;低导热,有效地节约了炉内的燃料成本;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抗气流冲刷;良好的机械强度;内装金属锚固件,安全性能好;安装简便等;主要应用于钢铁企业的加热炉、连续退火炉、窑车、钢包盖等,以及用于热处理的退火炉、正火炉、回火炉、均热炉等。

  徐立东告诉记者,目前这种新型的节能型耐火材料已经在宝钢、本钢、武钢、广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应用,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

  当记者问到新型的节能型耐火材料的节能效果时,徐立东副总经理说,它与传统的耐火材料相比,至少可以节能20%-30%,这种新型的耐火材料尽管一次性的销售价格比传统的耐火材料高一些,但它的维护费用很低。据统计,采用这种节能、环保、高效的耐火材料,它的炉内温差只有±5%左右,而传统耐火材料的温差达到±10%-30%,其维持成本只有采用传统耐火材料的一半左右。所以说,从综合的经济效益来看,新型节能型的耐火材料比传统产品高得多,这是当今钢铁业所期待的长寿、节能、不污染的“绿色耐材”。

  徐立东介绍说,伊索来特耐火材料公司是最早将这一新型高端的陶瓷纤维产品提供给中国钢铁企业的。早在上世纪80年初,作为中国的钢铁巨头的上海宝钢就引进日本的伊索来特陶瓷纤维产品,经过长期的实践运用,完全符合而且能够满足宝钢的使用要求。之后宝钢集团内的上海一些钢厂、本钢、武钢、广钢等先后推广应用。

  徐立东认为,这种新型节能、高效的耐火材料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十分宽广。据上海埃索威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对国内钢铁企业的耐火材料应用情况的调研,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国内仍有超过一半的钢铁企业继续应用中、低端耐火材料产品,而在国外不少钢厂都采用了节能、高效、环保型的“绿色耐材”,因而中国钢铁企业的能耗高,环保差,成本大,与应用这种低端的耐火材料分不开的。

  徐立东说,目前世界上第三代耐火材料,就是不定形耐材,这类耐火材料的特点是节能,使用方便,不成形生产,减少了占生产能耗的70%的烧成过程能耗,而中国这类第三代耐火材料应用得还很少,日本的应用比较达到62.8%,世界发达国家的应用比例在40%-50%,这还是2003年的统计数据,但当时中国的比例仅为16.6%。

  从节能、利废、环保、高效角度来看,新型节能的耐火材料在中国的市场十分巨大。目前中国钢铁行业能耗、环保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依然较大。高炉-转炉流程的能耗是电炉流程的2倍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是电炉流程的3.8倍,而中国的电炉钢比例增长缓慢。钢铁行业的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比例的14.96%,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污染物排放量的比重较大,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将由粗放式增长模式向节约性转变,顺应大势,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钢铁行业的节能工作已经被推上议事日程。

  最后,徐立东副总经理对记者说,由此来看,新型的节能、高效、环保的“绿色耐材”是中国钢铁业中大有用武之地。上海埃索威耐材公司除了专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以外,还聘请多名经验丰富的中国热能工程专家,借鉴日本的先进隔热技术,致力于在中国研究和推广轻质节能、环保型工业炉衬的应用,以满足中国钢铁企业日益提高的节约能源与提升产品质量的需求。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