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长

崔彤:平衡体系中的空间秩序

发布日期:2009-10-28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前言:

  平衡体系的概念

  平衡体系明显的特征是一种中间状态,中间并非不是一种折衷,这是在矛盾中建立一种秩序,强调意识要素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合而不同,艺术要素我们认为两者简单相加并没有意义,重要是在两者之间在重叠过程当中寻找交集,而寻找突破,这关键核心是合而不同的概念。

  下面借助于几个具体的实例给大家简单的阐述一下关于平衡体系当中的空间秩序建立的问题。第一个项目当中回顾一下以前的一个项目,中国国家科学图书馆,也叫科学院图书馆。在设计当中重点强调这样几个不同元素和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和空间秩序的关系。比如说在图书馆当中强调对立和调和的问题,强调对事和对话问题,强调矛盾中的对比,强调科学院的科学和宗教的关系,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我们主要强调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转换和交融的平衡体系关系。刚才宋部长提到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经典建筑当中有一些是经典的东西留存下来,不会因为时间变化而丧失艺术。

  比如说中厅空间有这样一个概念,大家看图书馆有一个内院,内院的逻辑是源于对中国传统四合院解析,中间秩序是机遇中间的变革,在这变革当中其一体现中心的结构,其二体现出中心结构当中一种时空的秩序。这作为一种空间单元,这样一种院落表达的是事件单元,在中国来说,中国一个院落无论是一个院落还是一个屋宇之下,还是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完整的天地人为一体的宇宙屋顶,这种从大到小的分化不会因尺度变化改变其内在结构。这就是将天地人和自然组成一个小的世界,这装入了自然宇宙的秩序,这个秩序意味着世界可以被理解成结构化的秩序。我们选择这样一个中心院落空间,其实与西方中心的空间秩序当中有着明显的不同,比如说西方空间当中有一种比较经典的所谓巴西利卡,还有教堂式空间。这个形式的不同中间部分变得透明和虚无了,这种不变的中心让我们改变成不可以替代的能量中心。在这个中心当中建筑内院当中是能量的核心或者说能量源,能够提供给建筑阳光、空气。当然这种空间中心并不打算复辟或者还原中国古代所谓纪念性空间内涵。同时并不否认在这样空间当中想创造一种有古典气质的新的空间,同时希望这种空间代替对皇权和神的膜拜,而是对科学殿堂的敬仰。在这里面强调科学的殿堂,相对起来和西方建筑来比,中国传统经典空间,如果中国空间建筑包括花园,西方建筑某种意义上讲花园式建筑,这个建筑当中希望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和西方建筑当中做一次有机的结合,比如说图形当中形成U字型空间,这变成三合的空间体系,已形成我们所谓的内院空间具有能量合的概念。在图书馆使用当中最重要是南北项走廊通风,我们形成所谓U字型空间可以获得两个向和北向,以取得图书馆设计当中最为重要的功能意义在里面。

  关于空间的秩序,在图书馆当中同时试图去还原或者回到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秩序当中来。刚开始大家可能看到这样一个建筑形态更多的是关注中国建筑的印象,但实际上在这里面包含的是两种意向的对比,比如说关于东方和西方价格和气度,如果说西方经典建筑从建构学角度来说是一种技术逻辑,中国传统经典建筑更多表达一种建构艺术当中架构意向。描述西方建筑是源于两块砖拼接而得到建筑,如果用这句话来说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应该是两块木头,一个是柱子,一个是梁,这个有机结合产生中国传统架构体系在里面。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当中尽管追求中国传统空间印象,但是这里面并不排斥西方气度文化和气度建筑的形态,这个图很明显的看到具有西方经典建筑,关于希腊和罗马当中气度东西在里面。所以在图书馆修建当中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如果说西方建筑当中是对宗教文化的崇尚,在图书馆设计当中希望找到一种对知识的结合,采取类似于西方气度文化方式也不为其过,这是关于气度文化在里面。

[Page]

  中间部分试图创造一种与西方建筑完全不一样的架构文化的体系,可以明显的看到梁柱再现这种建构的方式,所形成的关系是一种关于架构文化和气度文化相互激荡,相互结合的方式。前面看到的建筑本身占地只有80米,如果没有内院只会得到80米南向或者北向,我们知道U字型平面不仅产生能够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开放性体系,同时形成两个南向界面和北向界面,同时使图书馆实用功能最大化和逻辑化。这当中试图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经典技术基础上赋予更多的意义在里面,比如说中庭本身是属于能量核心一部分,同时应该是属于我们知识殿堂作为重要核心元素,这当中其实朝向是西,为了遮挡西向阳光,我们在表面上做了很多主动和被动式的技术和手法,比如说遮阳板和遮阳体系,以保证图书馆中庭当中采光通风同时能够遮阳,大家看到是中庭的界面关系,在这当中是西,西边阳光可以投射在整个中庭当中,为了保证建筑本身遮阳体系完整,他从到小有一个系列的遮阳体系。

  在西向,科学院廊桥当中形成巨大的阴影,可以遮盖所谓中庭当中玻璃幕墙所形成的玻璃空间,这形成冬天不是很冷,夏天不是很热的空间。

  下面谈一个国家开发银行,现在长安街最后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当中试图在平衡体系当中谈一个关于建构文化的秩序,这个图纸现在已经实行了。这当中谈到关于建构秩序,甲方提出来很多所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设计的方案开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过程当中,这里面试图要回答甲方所提出的现代的中国的科技的几个重要的话题。所以我们确定了在设计当中有关于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集权与民主,还有伟大首都新的尺度和旧城的尺度关系,同时要体现与国家荣誉,还有银行总部,国家开发银行所需要的尊严感的建立。

  这当中想建构一种新的秩序来达到业主所期望的要求,我们提出作为建造记忆,从传统建构向未来建筑的转化当中,中国传统的架构体系,与西方古典路在其发展中不断交流和跨接,这种思想也影响了一些建筑大师设计体系,我想这种思路可以重新建立起新的中国的建构体系。

  这作为中国经营下建构方式并未因时间轴的划分而沦为一种传统,如果我们回到建构本质,并探索结构秩序、组织关系,以及这种体系克服地球引力所做努力,我们可能以营造一种纯粹的架构体系,同时如果把架构视为一种表达,那建构就是一种艺术,这既非是抽象也非具像的,这更多包含的是一种记忆,对架构体系进行多层次研究,在有关逻辑相关性当中,都力图在标准化、主动化秩序化上面真正诗意的表达,这就是所希望达到的中国建筑当中的建造方式的方法。这个建筑本身在左边,左下角总图当中正好位于民族文化饭店正对面。对于这样一个建筑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面对新的北京城,尤其是在十一庆典国庆当中可以看到新的伟大首都的同时,现代化首都同时,怎么样同时面临一个对老城区的尊重。我们在这里面想试图建立这样一种体系,他一边回答现代化,一个新的伟大北京首都,同时要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老的城市和旧的城市机理,这样两种变革当中中间的产物,这是什么样子。

[Page]

  作为一个过渡体,作为一个平衡体系当中中间部分,我们希望它是建立一种嵌入式的方式,这种嵌入式一边形成所谓光洁的,面对长安街光亮的尺度而融入老城区。非常巧的是在建筑当中离我们南边界面当中七米远有保护六套的四合院,包括张学良的四合院,在长安街西段所有的建筑当中,所面临的问题都会有这样共同的问题,怎么样同时再回答过去和现在,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话题。

  在设计当中我们希望回到一种所谓在面对地处长安街西段,作为北京城重要建筑,整体布局对北京城和城市文脉的重新思考和重新的解析,方案试图在研究长安街环境同时,以一种均制的态度和严谨的方式嵌入到环境当中来。我们最终希望在设计当中以八柱七间,在中国古代建筑当中九为至尊,太和殿当中原来是九间,后来改造完是十三间,我们想通过这种关系,形态当中中间是通透的中庭,每个柱子尺度是相当大的,每个柱子是九米乘九米,之间距离是12米,这样形成古典事态比较浓郁的。我们刚开始做的很多建筑当中没有屋顶和基座,但是业主要求必须要有,无论是让老百姓还是专业人士要能认出来是中国建筑。我们想八柱七间南向嵌入北京机理当中,中间中庭把旧城能量和南向阳光一同将长安街照亮,这正好属于长安街北边,我们希望这种阳光、空气、所谓城市中庭还有四合院能量通过南边辐射多北边,让这边亮起来。而通透的支撑体系在装载城市记忆同时完成一种东方思想的元素,并在经典和现代当中建构一种精神,支撑一种关于永恒的主题。

  对顶上四合院,本来也有人在反对,业主要求做一套四合院,但是离开行比较近期有六套保护四合院,业主还是希望有这样一套四合院作为高级会所,作为城市记忆。似乎原来比较俗气做法,我们觉得放在比较合适,通过玻璃屋顶感觉到里面城市机理的存在,这不仅从地面上,而且从空间当中,自下而上延展和生长渗透到空间当中来。包括在整个立面当中通过架构体系形成院落从里面穿梭,这种关系有一张总图。这个四合院做了一次调研,这个大小在12米左右,在建筑当中希望能找到这种逻辑性,就是九米,十二米,这个尺度关系跟四合院是一样的,这变成从旧城到新城,完全关联的,彼此咬合的体系,建筑本身不仅是一个现代建筑,同时是一个过去的建筑,这能够嵌入到过程当中来,完全被咬合在一起。

  中间做的大厅,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建筑并不是符号,这应该是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全方位的诠释,中间部分的大厅并不像中国银行45米×45米大厅,这也大约40米左右,我们希望内部关系借用中国建筑逻辑关系,重塑大的空间,但同时是城市中庭概念,而不是建筑单体空间的概念。在中国传统的架构里面,关于梁柱组合方式并不是两块组相交的关系,而是具构体系。这个体系装载内容才是一个现代化的东西,这并不是回到过去的符号当中,这是我们所谓其他的一种形态。

  跟建构文化相关的还有一个建筑是在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这个还是在施工图过程当中,这跟刚才那两个建筑来说思考的问题更为宽泛一些,由于都在亚洲不是思考东方和西方的问题,我们更多思考两个国家,中国与泰国,人文与自然,地域和地脉,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交织的文化概念在里面。从正面看过去泰国文化中心,就是中国汉唐文化建筑基本属性,我们希望对建筑还是水平方位的,能够和地面很接近的,能够和人的生活很接近的,很轻快的能够去接近自然当中的建筑形态,这个形态希望从侧面看过去具有泰国佛教建筑文化当中所具有的细腻,装饰感,金色屋檐重叠而形成非常华美的装饰语言,同时屋檐伸展并不是源自于对形式非常夸张的手法,主要源自于对泰国气候环境的回答。泰国是多雨的湿热地方,他通风很重要,遮阳很重要,防雨很重要,建筑屋檐伸展都有利于建筑本身可持续发展,一个生态建筑的形成,达到这样要求的建筑形态。这里面时空要素非常重要,但是反映过去,导致文化当中的理想充满符号的虚幻的表象追求,我们认为建筑设计应该从城市角度出发,并回馈于城市当中。[Page]

  建筑对城市体现出场所感,建筑自身要成为环境因素,自律性是建筑融入城市的一种品质,严于律已的态度有助于谦和的态度善待周围,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系统。在设计当中最开始做的时候,大家知道这个建筑在雍和宫旁边,我们知道在二环路旁边,原来是保存非常好的城墙体系,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如果将二环路城墙保护下来,他可以成为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公园,上面可以种满鲜花,市民去活动,歌华大厦在原来二环路边上正阳门附近,在设计当中我们试图去恢复一种对梁思成先生所提到关于城市文脉和文化的研究状况,所以建筑本身有一点点关于城墙方面的追溯。

  我们希望在歌华大厦设计当中回到关于中国文化另外一个表达,在这里面希望他是一个关于青铜器金属盒子表达方式,把这种建造方式和制造方式和城墙建构结合在一起,来恢复我们所谓记忆。一个记忆就是建造的记忆,一个是城市的记忆。歌华大厦本身希望它成为城市当中一个片段,成为我们在二环路当中曾经有过的城墙当中有机理的片段。

  第二个项目在二环路边上,这是广大国际中心,这正好是在金融街和平安大街相交接的十字路口,前面部分是梅兰芳大剧院,这是中原建筑设计院做的,后面部分是我们做的。其实这个项目严格意义上讲与刚才歌华大厦有类似的情节,,这是一个改造项目,最早是住宅项目,后来变成公共建筑,被广大集团收购完后,需要对原来建筑进行第二次改造,在改造当中希望他创造,对于十四万平米来说前面是角色非常重要,梅兰芳大剧院,这怎么样回应城市同时,能够回应作为背景建筑方式来存在,这是我们思考最为重要的问题。

  我们当时做的很多设计方案当中选择这个方式,这犹如在京剧舞台背景当中,舞台背景和角色的关系一样,我们认为梅兰芳大剧院应该成为一个角色,后面是一个光华背景,我们希望有中国表情的背景。所以中国窗成为一个主题,这种主题希望它是一种能够承载历史文化的中国窗,这放大了无数倍,同时像一个巨大的骨架,有厚重支撑舞台的背景,这成为梅兰芳剧院当中最好的砣,融入到城市当中。

  沿着金融街还有一个黄色建筑。东四十条十字路口是保利大厦,这也是十万平米非常高大建筑,我们希望这两个体量相当建筑以黄色建筑作为终点,就像在北京有东直门就要有西直门。[Page]

  辉煌时代大厦,这个建筑本身,刚开始建成的时候有很多争议,也有很多记者采访时候说建筑本身是凶字,但实际上在设计当中刚开始并没有希望把这个建筑做成凶字型建筑,我们希望这个成为城市建筑当中利用城市资源和把城市资源能量吸取到自身的同时,能够给别的建筑,能够给最好的景观和通道,昨天碰到黄大师,他做的建筑在这后面。当时我们的想法,刚开始还不知道那是黄大师做的,我当时想法,因为在北四环附近有两个比较重要的资源,一个是北边是北大,西边是西山,对于面临西山的资源和人文资源,我们希望这个建筑本身除了南北项采光通风同时得到最好的西山景观和北大人文景观,这没有破坏长、高规划布局的同时形成一个自我完善的平衡体系,这个平衡不只是所谓双角锥的支撑体系,希望他形成对别人有益处建筑,现在中建国际买了这个楼一半,买这个原因主要是一边可以看到南边,那边是有阳光,北边有北大,西边可以看到西山风景,上面做了六个亭子,成为南北项布局房子可以得到东西南北资源建筑形态,同时希望这个建筑本身在满足自己采光通风的同时,能够让我们南边建筑最大限度的看到北四环和北边北大的景观,这是我们想设立的平衡体系,我们希望建筑本身不只是能够建立自己的完整体系,同时能够以自己完整体系回答城市那时此刻。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认为是一条无限绵延直线,应该可以弯曲的螺旋环,因此未来并非深不可测,无法把控,未来可以熔化过去,过去可以昭示未来,对城市做回答的建筑并不意味着做出回答,城市中各种环境因子对建筑的影响取决于要素敏感度,这时强时弱,有时是符合因素的叠加影响,因此不可能推导出一种影响城市秩序的公式。

作者: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崔彤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