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砂石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正式发布!
据中国砂石协会和中国砂石骨料网了解,近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印发《辽宁省绿色矿山考评标准(试行)》,规范辽宁省绿色矿山考评工作,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主要包括砂石行业绿色矿山、水泥灰岩行业、黄金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冶金行业、化工行业、非金属行业、煤炭行业的考评标准。
《辽宁省砂石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规定:
废水利用:配备有完善的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经过固液分离处理后的清水循环利用达到100%;
绿色开采:采场准备遵循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扰动,得4分;
绿色生产:根据原料品质分级利用砂石资源,做到优质优用,提高砂石产品的成品率。成品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得3分。
绿色运输:矿石运的输方式结合矿山地形地质条件、岩石特性、开采方案、运输强度等因素选择运输方案,推进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运输工具在矿山运输中的运用,得2分。
辽宁省砂石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
辽宁省砂石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包括:准入条件和评分标准两项。其中准入条件有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申报绿色矿山。评分标准包括:规范管理、绿色开发、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矿地和谐和企业文化七个基本考评指标,建立绿色矿山建设考评评分标准。不涉及绿色开发和综合利用中某项考评要求具体内容的矿山企业视为该考评项合格。
一、准入条件
(一)依法办矿
1)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合法经营,证照齐全,遵纪守法。需提供矿山《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和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认真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等;
4)三年内未受到相关的行政处罚,未发生严重违法事件。
(二)综合利用
1)废水利用:配备有完善的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经过固液分离处理后的清水循环利用达到100%。
二、评分标准
(一)规范管理
1.管理制度
1)建立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责任落实到位。建立产权、责任、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企业管理制度。本项共2分,具有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规章制度,得1分;具有4项以上企业管理制度,得1分。
2)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绿色矿山培训。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记录清晰。本项共2分,参加绿色矿山培训得1分,有培训制度及培训计划得1分。
3)各类报表、台账、档案资料等齐全、完整、真实。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台账,储量台账,生产月报,税费报表。本项共1分,每缺1项扣0.5分,单项分扣完为止。
2.矿容矿貌
1)矿区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和生态区等功能分区,各功能区达到《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规定,运行有序,管理规范。应具有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和生态区功能分区图。本项共2分,缺1项功能分区扣0.5分。
2)矿区道路、供水、供电、卫生、环保等配套设施齐全;在生产区设置线路示意牌、简介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安全警示牌等标牌,标识牌达到《标牌》GB/T13306的规定。本项共2分,配套设施齐全得1分,各种标牌齐全得1分,否则不得分。
3.体系认证
建立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得1分。
(二)绿色开发
以下内容均应符合开发利用方案要求,可以高于方案,不得降低方案要求。
1.规划
做好矿山中长期开采规划和短期开采计划,采场工作面推进均衡有序,得3分。
2.绿色开采
1)采场准备遵循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扰动,得4分。
2)排土场通过勘测选择地质条件稳定的场所,避免占压可采矿量,并方便未来矿区进行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时取用,现场布局合理,得4分。
3.绿色生产
1)生产线设计达到《机制砂石骨料工厂设计规范》GB 51186的要求,得3分;
2)根据母岩材质性能、产品结构、产能要求等因素选择先进工艺和设备,配置与生产规模和工艺相符的辅助设施,合理规划堆料、装卸以及设备检修维护场地。各项场地布局合理,得3分。
3)根据原料品质分级利用砂石资源,做到优质优用,提高砂石产品的成品率。成品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得3分。
(三)综合利用
1.石粉利用石粉收集后充分合理利用。钙质石粉和吸附性较低的硅质石粉可用于生产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或进行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吸附性较高的硅质石粉可用于生产砂浆、环保砖、新型墙体材料、陶瓷、水泥用硅质原料等。达到以上要求,得5分。
2.泥粉利用湿法生产中的沉淀泥浆经脱水干化后形成的泥粉或泥饼,用于新型墙体材料、土地复垦和土壤改良等,得5分。
3.表土和渣土利用排土场堆放的剥离表土或筛分后的渣土,用于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得5分。
(四)节能减排
1.节能降耗
1)建立矿山开采、砂石生产、产品运输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各工艺电力消耗、油(气)消耗、水消耗进行单独核算。
2)选用高效、智能、绿色、环保的技术和设备,降低单位电耗。
3)推广使用矿山凿岩穿孔新工艺,降低能耗。
4)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减少破碎设备磨损件单位损耗。
5)采用长距离皮带运输方式,促进节能减排。
6)对于落差较大的矿区,使用下行皮带势能发电技术,以节约电能。
7)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本项共7分,每项1分。
2.废弃物排放
1)粉尘排放矿石开采和砂石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控制应遵循源头抑制、过程协同控制、末端监控、系统联动集成的治理思路,达到环保节能和清洁生产的目的。矿区配置洒水车、高压喷雾车等设备。在装载机、破碎机、筛分机、整形机、制砂机、输送机端口等连续产生粉尘部位安装高效除尘装置。本项共3分,每项1分。
2)污水排放矿区及厂区建有雨水截(排)水沟和集水池,地表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得2分。矿区及厂区的生产排水、雨水和生活污水,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得3分。
(五)技术创新
1.科技方面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得1分。
2)配备专门科技人员,开展支撑企业主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改进工艺技术水平,得1分。
3)研发和技改活动包括科研开发、技术和知识产权引进,技术创新、改造和推广,设备更新,以及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科技协作。研发及技改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5%,得1分。
2.数字化矿山方面
1)建设矿山生产自动化系统,得2分。
2)建立数字化资源储量模型,进行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和经济评价,实现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的精准化管理,得2分。
3)建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保障安全生产。有监控系统,得2分。
4)采用计算机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智能化矿山,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得1分。
(六)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1.矿区环境
1)矿区绿化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绿化植物搭配合理,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00%,得3分,每降低10%扣1分。单项分扣完为止。
2)矿山生产过程中采取喷雾、喷洒水或生物纳膜、加装除尘设备的措施处置粉尘。对输送系统、生产线、料库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抑尘;做好车辆保洁,车辆驶离矿区必须冲洗,严禁运料遗撒和带泥上路,保持矿区及周边环境卫生。达到要求得2分。
3)干法生产配备高效除尘设备,并保持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湿法生产配置泥粉和水分离、废水处理和循环使用系统,得2分。
4)生产加工车间的产尘点要封闭,有利于形成负压除尘;皮带运输系统廊道选用封闭方式,防止粉尘逸撒,得2分。
5)选用低噪声生产设备;对高噪强振的设备,采取消声、减振措施,合理设计工艺布置,控制噪声传播,得2分。
6)砂石骨料成品堆场(库)地面硬化,分类或分仓储存,得2分。
7)矿山开采面、作业平台干净整洁、规范美观,得2分。
2.矿区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
1)认真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要求:露天采场、矿区专用道路、矿山工业场地、排土场等等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符合相关规定,得2分。土地复垦质量达到《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的要求,得2分。恢复治理后的各类场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恢复土地基本功能,因地制宜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得2分。
2)建立环境监测机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得2分。
3.绿色运输
1)矿石的运输方式结合矿山地形地质条件、岩石特性、开采方案、运输强度等因素选择运输方案,推进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运输工具在矿山运输中的运用,得2分。
(七)矿地和谐和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
1)建立以人为本、创新学习、行为规范、高效安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愿景符合全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和职工个人价值实现紧密结合,得1分。
2)健全企业工会组织,并切实发挥作用,丰富职工物质、体育、文化生活,企业职工满意度不低于70%,得1分。
3)建立企业职工收入随企业业绩同步增长机制,得1分。
2.企业诚信
1)生产经营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坚持诚实守信,履行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义务,公示公开相关信息,得1分。
3.矿地和谐
构建矿地共建、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办矿理念。通过创立社区发展平台,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发挥多方资源和优势,建立多元合作型的矿区社会管理共赢模式,建立矿区群众满意度调查机制,在教育、就业、交通、生活、环保等方面提供支持,提高矿区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企地和谐发展。本项0.5分,企业对矿区周围群众定期做问卷调查(需提供纸质资料),得0.5分。
2)与矿山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建立磋商和协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得0.5分。
来源:辽宁省自然资源厅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