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欣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6月11日 03 版)
在“煤二代”符大利的童年记忆里,潮湿、黑暗、闷热又狭长的矿道,是他对旧时煤矿的印象。
那时,符大利的父亲和工友下井,常会抓几把黄土,撒进长筒胶靴里,来隔离靴子里长年留有的潮湿水气。但被浸湿的衣服却只能冰冰凉地套在身上。
而现在,在符大利工作的陕西煤业(8.800, 0.10, 1.15%)化工集团黄陵矿业公司,已是另一番景象:宽敞明亮的操作室内,技术人员只需坐在电脑屏幕前,点击按键,就能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指挥井下的机械进行采煤、集装、运输等一系列操作。
“用最先进的装备技术,把矿工从艰苦危险的环境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在黄陵矿业,“智能化无人开采”的梦想已变为现实,技术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坐在地面采煤
设立在黄陵矿业园区里的“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在应急管理部公布的首批7个涉煤安全科技支撑平台名单中。
2014年4月,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率先实现较薄煤层的智能化无人开采。为将这项技术推广应用,2016年5月,我国首个“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在这里挂牌成立。它的成立,彻底打破了国外企业在煤矿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垄断,提高了国产装备市场占有率。
依托黄陵矿业,创新中心展开了一系列科研攻关。由于黄陵矿业以中厚煤层为主,煤层厚度变化大,如何解决“国产综采设备在工作面上的智能化开采”便成为攻关难点。
查阅资料、技术交流、下井调研……创新中心成员、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机电副矿长符大利告诉记者,攻关过程中,团队成员可谓历尽艰辛。
队员和厂家技术人员不分昼夜、共同攻关,常因意见不一致争得面红耳赤。“在井下连续工作30个小时以上是常事,有的队员一连3天都在井下吃住,没有筷子,就用两根铁丝捞泡面吃。但是想到会在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大家都干劲十足。”
几个月下来,团队解决了各类技术难题21个,完成技术改造3项,成功“闯关”。“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坐在地面采煤——这个几代煤矿人期待的梦想,在黄陵矿业全面实现。”黄陵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自豪地告诉记者,由此,黄陵矿业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薄、中、厚煤层的全覆盖,持续引领了煤炭开采技术的新趋势。
如今的黄陵矿业,一改“一个采煤工作面,每班25人左右”的生产状况,全面实行“工作面内1人巡视,地面两人远程操作”的常态化生产,每年节约的人工成本达800万元以上。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工作面设备开机率达到100%,月生产能力稳定保持在50万吨以上。
人人是创新主体,岗岗是创新平台
黄陵矿业的创新成果,是陕煤集团激发全员创新活力的一个缩影。陕煤集团对“筑巢引凤”和“创客文化”的鼓励支持独树一帜。
今年4月,陕西省揭晓的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陕煤集团7个项目榜上有名。此前,陕煤集团曾召开第五届科技创新表彰大会,会场气氛空前热烈。2500多万元的奖励资金用于表彰130项集体科技成果、88项职工创新成果、54项专利、164篇论文……
这样的奖励力度,彰显了陕煤集团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据了解,不到3年的时间,陕煤集团共实施重点科研项目599项,完成科技投入162亿元,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44项,一批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实现“人才强企”,集团创办的“陕煤思创学院”以企业大学为摇篮,发现、培养高级管理人才;2018年,集团又启动“万人计划”,用5年的时间招录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1万人,优化人才队伍。
集团还大力倡导“人人是创新主体,岗岗是创新平台”的“全员创新”。在“共创空间”和“创客文化”的支持下,职工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创新成果非常普遍,很多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以集团下属的陕北矿业为例,基层单位工资薪酬结构由原来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转变为“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创客薪酬+特别贡献”。同时,集团打造多平台创新工作体系,累计建成7个总站、81个分站、246个小站、7个创新导师组及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仅去年1年,陕北矿业取得全员双创成果2566项、创效4.53亿元。煤炭职工从“汗水型”向“智技型”的转变,正成为驱动企业提质发展的“最强引擎”。
完善机制,全力打造一流创新企业
陕煤集团有一个特殊机构——陕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这个成立于2011年的研究院,是陕煤集团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的成果,也是牵引集团科技创新的“龙头”。
一方面,它承担着陕煤集团的科技创新管理职能;另一方面,作为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开发企业,它代表陕煤集团出资组织集团内外的科研工作,通过技术转化实现经济收益。
研究院集聚“资金、技术、平台、人才、机制”等科技创新核心要素,累计投入180多亿元,使大量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一批新型产业蓬勃兴起,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安全和生态效益。
该研究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陈曦联合开发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将安全帽和摩托车头盔的吸能性能提高60%~70%左右,是市场上已知减震吸能效果最好的材料。目前,这一成果已开始在道路、轨道交通、军用防雷防弹等领域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可观。
类似于这样的创新成果,陕煤集团还有很多。“研究院的‘四大基地’:西安基地、华州基地、新能源材料基地、蒲城试验基地正在加快建设。”陕煤集团宣传部部长梅方义表示,这些基地将承载煤化工、精细化学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试验和生产,为陕煤集团的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集团还将根据市场化原则,逐步建立一批“联合、开放、共享、互赢”的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平台,进一步打造“双创”升级版。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