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蓝天保卫战以来,环保督察越来越严格。许多地方的矿山都因不符合环保要求关停整顿了。那么,矿山开采、生产对于环境保护到底有哪几个方面的影响呢?环保整改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本文分享矿山开采、石料生产对于环境保护的7个方面影响及整改措施。
1、 废水排放
生产与生活废水排放主要有:①生产废水排放。因洗石、除尘等需要,废水排放量大,且废水中石粉、细砂等悬浮物含量大。②油污排放。人工砂石料系统的施工机械在运行和维修保养过程中渗漏、外溢的油料会污染环境。③生活废水排放。砂石料系统和混凝土系统占用了全工程大约1/4的劳动力。承担着全工程约90%的运输量,多建有工地食堂、医院等,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相当可观。
整改措施:
项目废水不外排,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粉尘
砂石料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危害施工人员及居民健康,损害农林牧业生产。如,西北地区某水电站工程施工期间,发现工地约70人有矽肺病征兆。粉尘落入机械设备.将引起磨损、油液污染。影响设备寿命或破坏绝缘导致事故。施工区粉尘的主要来源为:
①骨料的破碎、筛分和运输;
②施工区大量的运输、挖掘及装载车辆,工作时扬起粉尘;
③大部分人工砂石料系统采用爆破开采原料岩石,炸药在爆炸过程中,产生炮烟,其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及少量CO、NO2、S02、H2S等有毒气体,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④油料燃烧不但产生大量的CO2废气,还产生大量飘尘。
整改措施:
①项目振动筛采用彩钢板进行半封闭式封闭、安装喷淋洒水装置; 对破碎机及制砂机产生的粉尘进引风机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爆破前,先对爆破区域喷洒抑尘水,使爆破区域足够湿润;矿石铲装前,进行洒水抑尘,增大矿石湿度。铲装过程中,控制铲装高度,避免料斗过高;石料堆场定时洒水,减少装卸、 转运及风力扬尘产生量。
②厂区及运输道路加大清扫和洒水频率:运输过程中会有部分石料洒落路面,应及时对道路进行清扫并定时洒水,保持路面清洁,加大路面的清扫和洒水频率,每天对路面清扫一次,洒水 3~5次,以减少车辆运输过程中扬尘的产生。
②尽量选择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的时间段进行爆破作业,有助于废气尽快扩散,可避免爆破废气对操作人员的影响。另外,爆破作业尽量选择在低风速下进行,爆破时避开敏感风向,以减少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3、 施工噪声
人工砂石料系统产生的噪声主要有:①固定式、连续式的机械噪声。如皮带输送机运行时噪声可达105dB以上,骨料筛分机、棒磨机、破碎机等约达115dB,属于高频性质。②移动式、连续式的机械噪声。如大型运输汽车、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高频振动器、钻机等。这些机械设备最大噪声级约达90~100dB。人工砂石料系统大部分作业点噪声污染比较严重,危及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整改措施:
为进一步减少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 禁夜间生产。
②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
③ 可考虑在场区内进行相应的绿化,减少项目噪声对周边的影响。
4、 水土流失
矿山开采过程中会破坏水土保持设施和地貌植被,对该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使自然状况下的土体稳定和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体疏松,土壤可蚀性增加,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增加。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为:加剧水土流失,降低水土保持功能;造成局部滑坡、崩塌,影响安全;影响附近地表水体水质。露天采石场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和危害有破坏面积大、流失程度大、恢复难度大。
整改措施:
建议企业开展以下水土流失保护措施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①做好水土流失预防工作,尽量减小开采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并要防止对工程征地范围以外水土资源的破坏。
②工程开挖土石方在工程中全部加以利用,土石方挖填、搬运等施工中采用拦挡措施,以减少土壤侵蚀强度,减少对建设地块四周及道路两侧地表的损坏。
③临时堆土场布置在考虑安全可行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占地,少损坏现有水土保持设施,同时做好防护工作,土方利用后进行场地平整。
④生产运营期,开采矿石不滚坡,矿区排水携带的泥沙全部经过沉淀处理,矿区各处开挖裸露面除被建筑物占用外,全部恢复植被或复垦,减少水土流失,不遗留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隐患。
⑤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景观保护相互统一,通过绿化美化建设,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并要避免水土流失对其他单位和个人造成危害。
⑥对开挖裸露面、临时堆土场、排水出口处附近等重点监测地段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灾害和水土保持设施情况。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5、 固体废弃物
矿山开采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爆破后土石分离的废土、沉淀池污泥以及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整改措施:
需建立弃渣场进行分类堆存,避免渣场边坡失控和弃渣流失,阻塞河道,破坏生态环境。
爆破后土石分离的废土运往堆土场暂存于堆土场,表土与废土石分开堆存,用于后期覆绿、场地平整;
沉淀池污泥用于厂区绿化和回填;
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6、 珍稀动植物
矿山开采期间会产生一定的生物影响和生物干扰。矿山开采中爆破所产生的冲击波、振动、飞石和瞬时噪声等均对生物正常栖息产生较大影响,矿区各类设备运行噪声可能引起生物的趋避效应;工程作业也会使该区域扬尘等大气污染物增加,影响生物的呼吸系统;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系统分隔,减少生物活动范围。
7、 自然景观及文物古迹
工程建设涉及到的自然景观有河流、峡谷、森林、特殊地形地貌等天然景色,并有可能遇到或发现文物古迹。要边施工边进行景观恢复和绿化,尽可能保存好现有的自然景观。
运营期满后的修复工作
矿山服务期满后,工业场地及各类设施将拆除,开采期产生的粉尘、噪声、废水等污染将随之消除,但矿山退役后会造成大片的矿区废弃地,主要包括剥离表土、开采的岩石碎块等堆积而成的废石堆积地、矿体采完后留下的采空区形成的采矿废弃地、开采出的矿石产生的宕渣堆积形成的宕渣废弃地以及采矿作业面、机械设施、矿区辅助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等先占用后废弃的土地等。
矿山退役后需按照国土部门的相关要求,编制《复垦报告》,实施复垦工作。主要生态修复措施:
1、做好矿山建设工程的表土剥离、堆放工作,为后期治理工程预留足够耕植土。
2、做好采场排水工作。矿山为露天开采,造成了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层松动,应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3、做好露天采场高陡边坡危岩、浮石清除工作。爆破作业使采场局部工作面产生了一定规模的危岩、浮石,应予以清除,消除隐患。
4、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复垦对象为堆土场、采场平台、建构筑物、破碎加工场地和矿山道路除少量保留用于林业管护外,其余均予以复垦、复垦土地类型为林地。
5、开展植被重建工作。在复垦的林地上栽种适宜本矿区生长的乔木、草馆和藤本植物,保证成活率大于85%;在采场平台上覆土,栽种藤本植物,利用藤本植物上爬下挂的特点遮盖采场高陡边坡。排土坝、截水沟、拦渣坝等边沿宜草则草,宜树则树。植被重建选用耐旱、耐贫瘠、速生、固土能力强、攀爬能力强、四季常绿的品种,如马尾松、长春藤、爬山虎等。
6、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建立一定数量的监测点。监测矿区土地、植被资源的占用和破坏情况,监测矿区水土流失状况,监测采场终了边坡、排土堆边坡、矿山道路边坡的稳定状况。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