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砂石料是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材料。湖北省近年来对砂石矿山进行整顿整合,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新增产能补充不及时,对砂石资源保障能力造成了很大影响。
造成湖北省砂石料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主要有:市场信息匮乏、新的产能未完全释放、矿山企业做大做强殊为不易、非法采矿冲击市场等。
促进湖北省砂石料供需平衡的对策建议:加强行业信息管理;促进产能正常发挥;鼓励有条件的矿山企业做大做强;科学进行矿山选址;鼓励利用固废生产砂石料;严厉打击非法采矿。
关键词:砂石料;供需形势;供不应求;原因;对策;湖北
0引言
砂石料是可用作建筑材料的砂石黏土类矿产的总称。砂石料是仅次于空气和水的第三种全球需求量最大的自然资源,是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矿产资源,是中国梦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作为混凝土、水泥等建筑行业基础产品的最主要原材料,砂石料广泛应用于城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除少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生态文明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各行各业不可逾越的底线和高压线。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扰动,特别是砂石矿山多采用露天开采,对环境的扰动比较直接和“显性”,且很多砂石矿山在过去“先开发后治理,边开发边治理”传统思维影响下,重开发轻治理,甚至只开发不治理,造成了 “青山挂白”“山体破损”“景观破碎”等随处可见的环境破坏。
湖北省旗帜鲜明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自2015年以来大刀阔斧地对全省砂石矿山进行整顿整合,淘汰关闭大批落后砂石料产能,有效提升了砂石矿山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但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新增产能补充不及时,导致砂石资源保障能力出现重大变化。与此同时,湖北省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对砂石料的需求非常旺盛。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部分地区和行业的调查研究,分析湖北省砂石料面临的供需形势,并针对影响砂石料供需状况的主要原因,提出协调市场、政策、资源的对策建议,旨在对保障湖北省砂石资源供给、稳定砂石市场秩序提供参考,也期望能为全国其他地区所借鉴。
01湖北省砂石料供需形势
湖北省地貌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兼而有之,长江流经境内部分地区。笔者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征、资源分布特点、交通运输条件、经济发展状况,选取湖北省有关部门和20多个地区的50多家砂石矿山主管部门、砂石矿山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1供应情况
根据调研获得的信息,在对砂石矿山的整顿整合完成后,湖北省砂石矿山设计产能约为5亿吨/年,但由于当前整顿整合工作尚未完成,大批落后产能被淘汰,新的优质产能大多没有释放,因而湖北省当前砂石料实际供应能力小5亿吨/年。
1.2需求情况
目前砂石行业没有纳入国家工业管理体系,缺乏搜集行业情报、采集发展信息的渠道。对于砂石料的需求量,只能通过估算。
根据行业经验,通常每消耗1吨水泥需匹配6吨砂石料。根据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信息,湖北省2018年水泥生产量约为1.1亿吨,故估算2018年其砂石料需求量约为6.6亿吨。
1.3价格情况
根据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官网信息,湖北省近三年砂石料价格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从2016年到2018年,湖北省砂石料平均价格(不含税)连续上涨,2018年平均价格(不含税)涨至38元/吨,比2016年增长了46%。
表1 湖北省2016—2018年砂石料价格情况
1.4供需状况
从以上分析可知,湖北省砂石料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全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02湖北省砂石料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造成湖北省砂石料供需失衡的原因有很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市场信息匮乏
砂石料长期被当作技术含量低的“贱矿”对待,行业的情报资料、发展信息采集和统计没有渠道,导致供需双方难以掌握准确的供应、需求、价格等市场信息,其生产和消费行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利于市场供需平衡。
2.2新的产能未完全释放
2.2.1 拟设矿业权未投放到位
湖北省一些地方存在砂石料拟设矿业权未完全投放到位的情况,如A县拟设矿业权24个,有16个还未投放;B县拟设矿业权30个,有13个未投放出去。
造成拟设矿业权未投放到位的原因主要有:
①新设矿业权程序较为复杂,审批周期较长,通常需要3~4年才能办完勘查找矿到开工生产的手续。
②生态红线、生态公益林、基本农田、水土保持、可视范围等政策条件限制,导致设置矿业权较为困难。
③需求有限又不便外运的偏远乡镇,往往市场预期较差,资本信心不足,矿业权投放较为困难。
④设立矿业权对意向人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让实力不足的投资商望而却步。
2.2.2 矿山整顿整合尚未完成
由于需要整顿整合的矿山数量较多、手续较为复杂以及牵涉重大利益容易引发纠纷等原因,很多地区矿山整顿整合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大批老矿山被关闭退出,而新设矿山大多处于审批或基建期,严重影响市场供应。
2.3矿山企业做大做强殊为不易
小型砂石矿山往往存在机械化水平低、安全生产条件差、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管理混乱无序等问题。近年来,湖北省砂石矿山规模化水平逐步提高,新建露天采石场开采规模达到30万吨/年(恩施州偏远乡镇可保留1家10~30万吨/年的露天采石场),一些地区甚至达到50万吨/年。湖北省在交通便利特别是有良好的水运条件、经济较为发达区域特别是城区周边,有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等地区,砂石料市场需求非常巨大,当地政府及矿山企业普遍希望扩大开采规模,却存在诸多困难。
制约矿山企业做大做强的因素主要有:
①一些地方的矿产资源规划并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要,但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难以突破矿产资源规划的限制,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矿山设计开采规模。
②发证权限变化制约规模变大。矿山开采规模扩大时,其储量规模也会更大,发证权限将会向上级部门移动,增加了发证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③部分政策变化较大,一些矿山企业对政策延续性缺乏信心而不敢大量投入。
2.4非法采矿冲击市场
除砂石矿山正常生产供应外,非法采矿在客观上也对砂石料供应情况产生了一定影响。湖北省非法开采砂石料,主要有超规模开采和偷盗采两种方式。
由于矿山设计开采规模小、矿区面积小、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困难等原因,少数砂石矿山会超规模开采,有关部门很难监管。
虽然在政府部门的严厉打击下,湖北省各地大规模、长期性的非法偷盗采已基本绝迹,但具有成本低、设备少、作业时间短、流动性强、夜间作业等特点的小规模偷盗采偶有发生。
03促进湖北省砂石料供需平衡的对策建议
根据湖北省砂石料供需形势,结合造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加强行业信息管理
长期以来,砂石行业信息交流平台十分匮乏,产销信息分离且严重滞后,导致生产销售行为盲目无序。虽然中国砂石协会等民间组织自发成立了相关网站,能够提供一部分行业信息供同行参考,但这种力量薄弱的“游击战”,往往只能获取零星分散的碎片信息,且多侧重报道各地砂石料管理政策,对解决当前行业信息匮乏的困境无异于杯水车薪。全面掌控家底、打通信息壁垒,依然是各相关方的共同诉求和强烈期盼。
当前,急需政府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组织或授权有关机构,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建立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的砂石料大数据库,全面系统汇集砂石料供应、需求、价格等相关数据,精准开展产业信息、生产制造、采购销售等方面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尽快补齐行业信息管理这块“短板”,为相关方提供“千里眼”“顺风耳”。
3.2促进产能正常发挥
按照自然资源领域改革要求,以绿色发展为指引,加大拟设矿业权投放力度,建立砂石料矿业权审批绿色通道,积极推进现有不涉及生态红线的砂石料采矿权依法生产、高效整合,努力促进砂石矿山产能的正常发挥。
3.3鼓励有条件的矿山企业做大做强
虽然湖北省砂石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仍需要在防止盲目扩张产能、避免形成新的恶性同质竞争的前提下,顺应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规律,鼓励更多有条件的矿山企业进一步扩大开采规模,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1)对于市场需求非常旺盛、资源和交通条件非常好的地区,应积极鼓励矿山企业做大做强。
如部分地区或有长江水运优势,或境内多低山丘陵,非常适合开设大型砂石矿山,可根据当地政府和企业意愿,允许开设200万吨/年、500万吨/年甚至1000万吨/年的矿山,形成一批开采规模大、工艺技术先进、安全生产条件好、绿色环保、经济社会效益佳的优势企业。
(2)对于产品具有明显优势、市场需求大、盈利能力强的矿山,应鼓励和扶持矿山做大做精。
如产品可作为高铁和机场专用石料、高级路面石料的矿山,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优势,应创造条件让其做大做强。
对于具备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的矿山,应鼓励其做大做强并延伸产业链。如在城区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大型矿山,可与水泥、混凝土等建筑工业深度融合,使砂石料原矿向建筑构件、混凝土等成品化方向延伸发展。
鼓励矿山企业做大做强需要有关部门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更加注重矿产资源规划的科学合理性,既要保持严肃权威性,又要保持适度的弹性,给基层政府部门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
二是按照简政放权要求,探索下放矿业权审批权限,积极简化审批程序,努力缩短审批周期,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便利于矿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尽量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前瞻性,适当延长矿业权出让年限,依法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稳定投资人做大做强的信心。
对于希望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矿山企业而言,应充分评估可能存在的资源风险、市场风险,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合理确定自身的市场定位;也应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矿山是今后长期的主旋律,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绿色矿山,及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努力提高企业的绿色化、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3.4科学进行矿山选址
在生态优先的大前提下,矿山选址不仅要考虑资源储量、地质条件、交通情况,更要严格执行多部门联合踏勘制度,坚决避让禁采区域,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符合可视范围规定,防止矿业权与禁采区重叠。
3.5鼓励利用固废生产砂石料
湖北省铁尾矿等固废数量较大。在当前砂石料供应短缺、价格上涨的形势下,一些铁矿企业迫切希望将铁尾矿制成砂石料销售,但没有获得地方政府准许,原因是国家出台的鼓励固废利用的政策文件多是框架式指导性意见,没有具体实施细则,让一些地方政府把握不准政策内涵。有关部门应紧密结合制约尾矿等固废综合利用的突出问题,抓紧研究固废制备砂石料的法规政策,尽快出鼓励固废制作砂石料的具体办法。
另外,砂石矿山开采需要开山炸石消耗矿产资源储量,而铁矿、铜矿等矿山在采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石且需要进行搬运处理。处理历史堆存下来的几百亿吨采矿废石,最好的出路就是生产砂石料。应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协同和政策协同,通过规划编制、设立综合矿山等手段统筹各类矿山开发与砂石料加工,积极鼓励采矿废石用于砂石料生产。
3.6严厉打击非法采矿
超规模开采、偷盗采等非法采矿行为不仅造成矿产资源资产流失,而且扰乱市场秩序、加剧砂石料供需失衡,必须在努力增加合法供给的同时,坚决予以打击,做到既“开前门”,又“堵后门”。
非法采矿离不开开采源、运输渠道、销售三个环节,应牢牢抓住这三个“牛鼻子”,有的放矢进行精准打击,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预防及打击体系。
(1)控制废弃开采点。废弃矿山等废弃开采点通常是非法偷盗采的多发地。应充分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参考“河湖长制”建立“山长制”,对废弃开采点采取封路、切断水电供应等措施,鼓励群众积极监督举报,拓展违法信息获取渠道,从源头上挤压非法偷盗采的生存空间。
(2)限制电量和炸药供应。通常某个矿山的单位采石量与炸药用量之间有一定对应关系,用电量也可根据设备功率等进行计算,一家矿山的年用电量和年炸药用量比较容易确定,因而可通过限制电量和炸药供应来防止超规模生产。
(3)使用票证管理。砂石料的生产销售虽是市场行为,但政府监管之手也不能缺席。可由有关部门根据矿山核准开采量,给合法生产矿山发放统一制作的票据与证明,要求在进行运输和交易时出示。交管部门对无法提供合法
(4)提高违法成本。超规模开采和偷盗采往往不易被发现,而且即使被发现也多是给予经济处罚,难以遏制利欲熏心的企业和个人铤而走险。应加强自然资源、公安、法院等部门联合执法,通过强制手段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和打击震慑力。
04结语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当前湖北省砂石料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全省产能偏紧、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未来随着新的砂石料产业布局逐渐形成,新的产能得到释放,供需矛盾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当前,在扩大市场供给、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要防止一拥而上、跟风冒进,造成产能过剩、劣质竞争,更要注重提高砂石行业自身的“含金量”,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规模化发展之路。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