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长

玻璃行业告别亏损须四步走

发布日期:2008-10-20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今年1-8月全国玻璃累计产量3.84亿重量箱,同比增长7.48%,较去年同期下降6.6个百分点,8月当月产量同比只增长2.6%,增速延续了自3月份以来的下滑趋势。玻璃行业从年初的盈利到第三季度开始出现亏损。1-8月,全行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2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3亿元,行业亏损面扩大,亏损企业由586家增至716家,增加22%。

  面对今年以来玻璃行业严峻的形势,专家认为,采取控制产量、调整结构和降低成本等措施是玻璃企业的出路。

  控制产量

    新建项目要按照行业准入条件进行最严格的控制,已建项目应适当推迟投产时间。目前全国因亏损或提前大修已停产25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品的供需矛盾。

  调整结构

    从玻璃结构调整的方向看,优质特种浮法玻璃和深加工玻璃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也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中明确规定的发展方向。按照国家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力争“十一五”末期优质浮法比例和玻璃深加工率分别达到30%和40%。采取多元化经营方式,不断拓展产业链,促使企业转型和升级。

  降低成本

    未来一段时间,受国际市场拉动及国内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等因素的影响,玻璃原燃材料价格仍会在高位运行,以重油为主要燃料的玻璃生产企业成本压力日益突出。因此,玻璃企业通过实施油改气,加强节能降耗,将有效缓解成本上涨压力的重要途径。

  提升产业集中度

    按照国家产业指导政策,将大力支持大集团的发展,力争“十一五”末我国十大玻璃集团生产集中度提高到70%,增强其在区域市场的调控能力。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