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国内生铁和钢材产量出现10年来罕见的月环比负增长。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成本上升、价格下降使钢铁企业面临双重压力,直接后果是7月钢、生铁的产量低于6月,8月比7月份环比下降,这是多年未见的”。
业内人士指出,“这次的‘寒冬’是从下游需求引发的,因此不会短暂,而将是长期的。”在目前钢材市场的格局下,下游用钢企业需求呈观望状态,房地产、工业、家电等行业近期明显下滑,难以继续承受钢材价格高企的成本压力,钢铁行业成本转嫁的下游通道受阻。
同时,原材料价格的高企一直是悬在国内钢企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近年来,铁矿石价格的连续上涨,给钢厂造成很大压力,尤其是今年以来,由于原料、燃料的价格大幅攀升,钢厂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据统计,从2003年至2008年国际铁矿石公开价格已连续6年上涨,其中澳矿和巴西矿累计涨幅分别达到410%和376%。据中钢协分析,今年上半年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生铁平均制造成本上升了57.57%,加上其他费用上升和出口关税增加等,钢企增加成本达2000多亿元。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