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镍业进出口现状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镍需求也迅速提高,中国继美国和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镍进口国。目前,我国年进口镍相关产品约占总需求的50%左右;中国镍出口也呈稳步增长趋势。随着国内镍需求的不断增长,加之国内供给提高有限,因此,镍产品入超逐年增加。
二、影响镍业进出口的因素分析
1、国家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政策
为进一步鼓励资源性和有利于技术创新商品的进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自2006年11月1日起,调整部分进出口商品暂定关税税率,其中镍、铜、电解铝等11项有色金属初级产品的出口关税向上调整为15%。有色金属出口关税的提高可能导致出口减少。
2、企业海外战略的实施
由于国内镍矿资源短期内供给提高有限,因此,国内有规模的镍业企业纷纷加大海外资源市场的开拓力度。中国冶金科工集团目前大力拓展东南亚镍矿市场,并有意在资源国当地用小高炉冶炼镍矿,然后将炼好的镍运回中国销售。
中冶集团已组织力量对红土镍矿的市场进行广泛的调研,多次组团赴红土镍矿蕴藏丰富的菲律宾和印尼调研,并及时与印尼国家矿业公司签订了2006年年底前供应十万吨红土镍矿的合同和2007年的供货计划书。同时中冶还与菲律宾的几大公司签订了2007年的供应协议,进口国内急需的红土镍矿。随着国内企业海外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镍产品进口量和进口额将有明显的提高。
3、游用镍企业需求
我国是镍矿资源的净进口国,国内镍需求的70% 被不锈钢行业占据,因此,不锈钢以及电镀等用镍大户的发展情况将对镍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我国镍矿资源的进口。
4、镍替代品
高涨的镍价带动不锈钢成本与日俱升,生产商和消费商苦苦寻找替代品。然而,短期看,镍和不锈钢产品需求依然强劲,替代品对市场冲击非常有限。镍价的上涨导致许多不锈钢生产商开始减少镍的用量,而加入更多的锰。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等原因,替代品还无法大规模推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其对镍价影响显得微不足道。不过,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镍价长期维持在高位,最终将导致技术出现突破,经济实惠的替代品也将随之而问世。这种“替代效应”可能会使得市场发生本质变化,对金属价格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历史上,塑料替代锡作为容器的制成材料,以硅制造的光纤维代替金属导线都是明显的例子。替代品的最终大规模应用将对镍产品进出口带来较大的变化。
三、进出口预测
随着中国不锈钢产能的扩大,中国镍需求会在今后一两年内进一步提高,中国镍金属进出口差距仍将继续扩大。虽然近年来中国镍生产也呈增长趋势,但由于受资源储备等因素的限制,镍产量增幅较为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国内市场对镍金属需求的增长,中国镍对外贸易逆差的状况3—5年内将无法得以改观。预计2010年,中国镍进口额将达到30亿美元。
由于我国国内镍资源供给有限,且国内镍需求增长迅速,因此,在新的镍矿资源被发现之前,我国的镍供给提高幅度有限,预计2010年前我国镍出口额将不会超过3亿美元,并将呈逐步回落的态势。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