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长

应用规模增大 粉末涂料空间广阔

发布日期:2007-10-12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常规粉末涂料的成功可归功于它们优秀的性能及许多经济及环境方面较传统溶剂型涂料的优势。由于在粉末涂料配方及施工设备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表1中所列的粉末涂料的缺点已经在不断的消失或者降到了最小。这些进展也将有利于粉末涂料市场的进一步快速拓展。

  新树脂体系的研究进展使得粉末涂料能够不断地满足终端用户们的各种要求。很多粉末涂料可以在低于121℃的温度下固化。低温固化系统的出现,如可红外固化粉末涂料,已广泛应用于热敏基材如木材、塑料及对热敏感装配件等的涂饰。金属基材也得益于低温固化系统,如降低能耗,节省投资,缩短固化时间,提高生产线效率。

  粉末涂料的高温应用也取得了进展。硅树脂基粉末涂料常使用于那些要求高温(达538°C)下使用时间更长而必须仍然保持外观附着力和良好表面的场合,如煤气(或木炭)烤架、壁炉插件、引擎排气零部件及照明器具。

  粉末涂料的耐气候性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将进一步拓展它们在汽车及建筑市场的应用。例如,聚酯―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粉末涂料已应用于户外体育场馆的座椅及其它户外场合。而在这以前,户外应用场合都由于对紫外线辐射敏感而易降解。在某些领域一直认为有毒的TGIC,目前正被其它结合剂替代。透明、防腐、耐久的粉末涂料获得了包括汽车零部件在内的广泛应用。汽车制造商如宝马和沃尔沃目前已在汽车外部零部件的底漆上涂饰透明粉末涂层。

  粉末涂装技术设备的进展也为粉末涂料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粉末涂装工艺中,粉末涂料的利用率达到95%或更高都是很普通的现象。而对于其他喷涂工艺,涂料的利用率一般为30%-80%。另外,红外及紫外固化技术的进展提高了粉末涂装设备的生产效率。红外箱有时能在30秒内完成涂饰部件的固化;紫外辐射更快,往往在数秒内就完成固化。

  薄的涂膜1-3密耳(25-75μm),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调其色彩、光泽度及纹理。适用于超薄涂膜(0.8-1.2密耳,即20-30μm)的粉末涂料目前也正在研制。这种粉末涂料对部件表面的凹陷处有更好的穿透性,对涂膜厚度也更易控制,而且有更有效的首次传递效率。

  采用不同的粉末涂料新配方,可经获得任意的涂膜色彩和表面纹理。目前,经适当设计的粉末涂料体系可在数分钟内就可以变换涂层的色彩。高生产率的粉末涂料体系可以有20种以上的色彩变化选择,甚至可以在一天内改变几次涂膜色彩。

  在粉末涂料的卷材涂饰应用方面也开展了研究。卷材涂饰是在扁平金属片材或带状金属材料的两侧进行涂饰的一种工艺。涂装工艺中,绝大部分涂装设备是按垂直结构布置的,而最新设计的水平粉末涂装室却使得粉末涂料在挤出成型和拉挤成型涂饰市场中效率更高。

  从根本上来说,粉末涂料不同的应用方法也将拓展其未来市场。已研发的模内粉末涂装工艺是这样一种工艺:在模塑周期开始前,粉末涂料被喷涂至已预热的模腔中,在成型阶段,粉末涂料与模塑化合物化学结合形成涂膜产品,该涂膜耐冲击、无碎裂。这种工艺要求基材干净并能适当的预热。热塑性粉末涂料在这个领域的相关工艺也已开发。模内粉末涂装工艺已成功地应用于桥梁支柱和钢制人行道。预先已在制造工厂涂饰、但在工地上又必须进行焊接的管接头,也可采用粉末涂料涂饰以形成连续的防腐涂层。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