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材生产领域出现了许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可这些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心血、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才研制成功的产品,在进入市场时却屡屡受阻。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
反光隔热涂料的遭遇
受美国航天工业应用技术启发,从2002年开始,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院着手进行水性反光隔热涂料的研制工作。经过有关人员3年多的努力,由特殊乳液、功能填料和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水性功能涂料于2005年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产品鉴定。经检测,该涂料利用特殊生产工艺,可将部分照射在建筑物表面的太阳光反射回去,从而达到减少墙体表面热传导系数的效果,具有节能降耗、无毒环保、隔热隔音、涂层坚韧、耐候性好、附着力强的诸多优点。可就是这么一种新型建材产品,向市场推广时的遭遇如何呢?由于是创新型的产品,自然没有同类产品的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因此,在向市场进行推广时,就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方面,因没有相关的产品规范做参考,设计单位以此为由加以拒绝,即便有建设单位对此感兴趣也是无济于事。另外,产品功能多,生产成本自然会增加,这样一来,许多单位会以造价高为理由将其拒之门外。其实,与现在流行的外墙外保温技术相比,反光隔热涂料的综合造价非但不高,甚至还低不少。可任凭我们怎么说,依然难以说服人家。因此,自产品问世至今,我们研制的水性反光隔热涂料还没有一例工程应用。
专家传授破解良策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的许多建材生产企业都在进行新品开发工作,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先后问世。可是,当向市场推广时,的确屡屡受阻。如为代替粘土实心砖而开发的水泥空心砖、利用工业废料制成的加气节能墙体、复合材料的节能门窗、保温隔热效果显著的玻璃贴膜等等。
为什么好端端的产品进入市场如此之难呢?这与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上存在的‘怪圈’有关。按照有关规定,设计院搞建筑设计必须按照规范标准操作,没有列入规范标准的任何建材产品,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同时,所有新研制开发的建材产品要想上市,进入规范目录,必须有工程应用案例。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由于当今社会讲究按法行事,设计单位和生产企业自然谁也不愿意承担过多的责任,于是,这些没有规范标准的新建材产品,在打市场时必然就显得特别难。
要想让新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必须先做标准。从企业标准做起,继而到行业标准。有了产品标准后,便可以将新产品的实验结果和测试数据收集到一起,请专家做鉴定,而鉴定通过后可以申请专利,寻求知识产权保护。只有将这些基础工作做扎实了之后,再打市场就容易一些了。进入市场初期,最好争取应用到一些大型项目当中去。当然,一系列的工作做下来,是需要资金和各个方面的支持的,如果综合实力欠缺,便很难独立完成。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