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长

建筑行业:基建投资维持平稳增速 长三角一体化再获推进

发布日期:2019-05-21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行业及政策动态:

  1) 2019 年 5 月 15 日,国家统计局, 2019 年 1-4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155747 亿元,同比增长 6.1%,增速比 1-3 月份回落 0.2 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4.4%,增速与 1-3 月份持平。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下降 4.9%,降幅收窄 0.6 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 0.4%,降幅收窄 0.2 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 7%,增速回落 3.5 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 12.3%,增速提高 1.3 个百分点。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 05.13-05.17)建筑行业(中信建筑指数)涨幅为-2.39%( HS300 为-2.19%)。本周行业涨幅前 5 为新城市( +22.08%)、东华科技( +14.08%)、合诚股份( +12.29%)、浦东建设( +4.44%)、苏交科( +3.99%); 本周跌幅前 5 为美晨生态( -16.98%)、神州长城( -15.17%)、农尚环境( -14.82%)、美丽生态( -11.42%)、*ST 罗顿( -9.58%)。

  从行业整体市盈率来看,至 5 月 17 日行业市盈率( TTM,指数均值整体法)为10.73 倍, 与上周相比有所下滑, 与去年同期相比行业市盈率下滑幅度接近 20%,接近 2014 年 11 月水平。 行业市净率( MRQ) 为 1.19, 与上周相比也有所下滑。当前行业市盈率( TTM)最低前 5 为中国建筑( 6.07)、葛洲坝( 6.25)、中国铁建( 7.30)、山东路桥( 8.01)、中材国际( 8.10);市净率( MRQ)最低前 5 为葛洲坝( 0.66)、中国中冶( 0.73)、中国中铁( 0.76)、中国铁建( 0.77)、安徽水利( 0.82)。

  本周建筑行业指数( CS)周涨幅-2.39%,涨幅较上周有所提升,弱于深证成指( -2.55%)、上证综指( -1.94%)和沪深 300( -2.19%)本周表现,周涨幅在 CS 29个一级行业中排于第 19 位。本周建筑行业共 18 家公司录得上涨,数量占比 15%;本周涨幅超过行业指数涨幅( -2.39%)的公司数量为 103 家,占比 86%。本周建筑行业录得上涨公司家数和涨幅超过行业的公司家数较上周增加,行业排名较上周提升 6 个名次。从本周涨幅结构来看,本周上涨标的以中小市值标的为主,主要为勘察设计、装修装饰、房屋建设等相关标的。其中勘察设计板块的的新城市( +22.08%)、东华科技( +14.08%)、合诚股份( +12.29%)、苏交科( +3.99)、中国海诚( +2.24%)位居本周涨幅前 10;装修装饰板块的美芝股份( +3.33%)、奇信股份( +2.83%)、柯利达( +2.75%)本周涨幅也居前列。此外房屋建设板块的浦东建设( +2.88%)和宁波建工( +2.57%)本周涨幅也居前 10 范围。

  本周政策/要闻解读

  国家统计局本周( 5 月 15 日)公布了 2019 年 1-4 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1-4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155747 亿元,同比增长 6.1%,增速比 1-3 月回落0.2 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 4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 0.45%。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 4.4%,增速与 1-3 月持平;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2.5%,增速回落 2.1 个百分点。

  1-4 月基建投资(不含电热气水)同比增速维持在 4.4%,保持自 2018 年 10 月以来企稳回升态势。从当月增速来看, 2019 年 4 月增速较 2019 年 3 月回落了 0.08个 pct (我们计算 2018 年以来基础建设单月投资增速分别为 2018 年 1-2 月 16.1%、3 月 10.59%、 4 月 11.34%、 5 月 2.26%、 6 月 2.11%、 7 月-1.82%、 8 月-4.32%、 9月-1.82%、 10 月 6.66%、 11 月 3.70%、 12 月 4.75%,2019 年 1-2 月 4.3%、 3 月 4.48%、4 月 4.40%)。

  分项来看, 1-4 月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速为 7%,较 1-3 月回落了 3.5 个百分点。从当月增速来看, 2019 年 4 月投资增速为 19.72%,较 3 月大幅提升 30.68 个 pct(我们计算 2018 年以来道路运输业单月投资增速分别为 2018 年 1-2 月 19.1%、 3 月18.73%、 4 月 16.93%、 5 月 6.42%、 6 月 0.96%、 7 月 8.66%、 8 月 2.73%、 9 月 6.69%、10 月 18.8%、 11 月-4.59%、 12 月 5.26%, 2019 年 1-2 月 13%、 3 月-10.96%、 4 月19.72%); 4 月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有所提升, 1-4 月同比增速为 12.3%,较 1-3月提升了 1.3 个 pct,从当月增速来看, 2019 年 4 月增速为 14.95%,较 3 月大幅提升 14.99 个 pct(我们计算 2018 年以来铁路运输业单月投资增速分别为 1-2 月3.4%、 3 月-12.04%、 4 月-15.78%、 5 月-16.89%、 6 月-7.14%、 7 月-2.45%、 8 月-22.5%、9 月-9.98%、 10 月 18.83%、 11 月 16.27%、 12 月-8.15%; 2019 年 1-2 月 22.5%、 3月-0.04%、 4 月 14.95%)。 1-4 月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为-4.9%,降幅较 1-3 月收窄了 0.6 个 pct; 1-4 月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为-0.2%,降幅较 1-3 月增速收窄了0.2 个 pct。

  2019 年 1-4 月基建投资维持稳定的增速水平,铁路运输投资增速提升,道路运输投资增速回落,水利管理业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降幅收窄。根据 5 月 9 日央行公布的社融数据, 4 月融资规模保持增长状态,信托和委托贷款下降趋势放缓。一季度地方政府专线债大规模发行, 4 月份发行进度放缓,但是仍保持稳健增长。

  5 月 10 日,央行货币司孙国锋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总量上保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把握好调控的度。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好货币政策定向引导作用,运用好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各类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从历史经验来看,社融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特别是基建投资增速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根据上述央行货币政策内容,同时考虑到 2019 年地方专项债的提前发行工作平稳均匀推进,我们对后续基建行业的资金供给规模持乐观预期。5 月 17 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发言人介绍了全国经济及建设情况,在建筑行业方面主要有如下相关内容: 1) 2019 年 4 月,发改委共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9 个,总投资 168 亿元,主要集中在水利和信息化等领域。 2)乡村振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城市群规划建设稳步推进,跨省区城市群规划全部出台,省域内城市群规划全部编制完成。特色小镇建设正逐步回归理性,坚持产业建镇、特色兴镇,统筹推进规范纠偏和典型引路,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淘汰整改了 427 个“问题小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截至 2018 年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增至 4900公里左右,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棚户区改造、黑臭水体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补短板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

  在稳投资上,发改委提出将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使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短板弱项,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适当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同时,我们将继续改善营商环境,坚决落实有效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的改革措施,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 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国家战略级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推进区域主要包括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京津冀和雄安新区建设,以及基建补短板需求明显的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地域分布广泛,建设需求强劲。各省市 2019 年基建投资目标均明确,随各省市重大项目的开工落地, 我们维持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面保持稳定局面的观点,预计 2019 年上半年基建增速将持续修复。

  2019 年 1-4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3.4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9%,增速比 1-3月提高 0.1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 2.49 万亿元,增长 16.8%,增速回落 0.5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 72.8%。 1-4 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 72.26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8.8%,增速比 1-3 月提高 0.6 个百分点,自 2018 年年初以来增速持续回升。其中,住宅施工面积 50.18 亿平方米,增长 10.4%。房屋新开工面积 5.86 亿平方米,增长 13.1%,增速提高 1.2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 4.33 亿平方米,增长 13.8%。 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提升,同时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明显回升,有望带动装修装饰企业在 2019——2020 年进入较为景气的发展周期。根据新华社报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 5 月 13 日召开会议,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紧扣“ 一体化” 和“ 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会议强调,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重点和关键。要树立“ 一体化” 意识和“ 一盘棋” 思想,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产业链水平。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抓好统筹协调、细化落实,把《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主体。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加强各领域互动合作,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19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 1 月 28 日的上海市两会上,应勇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上海将继续推进长三角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生态环境、市场体系等合作项目建设。去年上海与苏浙皖三省共同组建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一批民生服务工程。 2018 年 7 月正式印发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明确,到 2020 年长三角地区要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建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2019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 年 1 月 28 日的上海市两会上,应勇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上海将继续推进长三角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生态环境、市场体系等合作项目建设。 我们认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基础设施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主要建设领域存于交通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交通基建设施具体包括铁路、城轨交通建设、公路以及机场建设等。 我们认为主要市场立足于江浙沪皖、业务聚焦于当地发展的基建、设计咨询、园林生态企业或将直接受益于自身所在区域的需求增量。

  我们认为当下建筑行业的投资逻辑如下: 1)市场担心的政策收紧已经不复存在,目前全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强劲,地域分布广阔, 有助于提升建筑行业的估值空间,助力建筑行业的估值修复; 2)市场关注的建筑企业融资环境已发生变化,降准政策的实行、国家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目标, 将有助于建筑企业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利率上行成本高企的冲击和缓解"融资难"窘境; 3)市场关注的建筑企业业绩增速下滑预期已有所改变,融资环境变化导致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建筑企业业绩增速下滑,一旦融资环节改善,建筑企业业绩增速有望企稳提升。 我们积极看好 2019 年基建增速的修复,建议重点关注大建筑央企、地方路桥及勘察设计企业、生态园林企业等投资机遇。

  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

  建筑反弹仍在路上。当前建筑行情反映政策边际改善下的估值修复,未来建筑行情能走多远主要取决于:政策持续回暖+行业基本面支撑+上市公司业绩释放。

  重点推荐:

  1) 基建补短板任务主要承担力量、“一带一路”相关受益标的、估值及信用优势显著、在铁路、公路、水利、能源等建设领域的核心大型建筑央企及国际工程企业,如【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建筑】、【葛洲坝】、【 中材国际】、【 中钢国际】等。

  2) 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背景下,主要市场立足于江浙沪皖、业务聚焦于当地发展的基建、设计咨询、生态园林企业或将直接受益于自身所在区域的需求增量,如【上海建工】、【宁波建工】、【苏交科】、【中设集团】、【大千生态】、【花王股份】等;

  3) 主要地方路桥建设企业,【安徽水利】、【山东路桥】等;

  4) 生态园林建设主要受益公司【东珠生态】(国家湿地公园第一股,现金流好,负债率低,业绩确定性强)、【岭南股份】( “ 园林+” 典范,文旅大有亮点,订单成倍增长,业绩持续释放,估值优势显著)等。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