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咱们中国古代的建筑,估计很多朋友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榫卯结构的木质宫殿,那华美壮观的飞檐走壁,那技艺精湛,天衣无缝的木工咬合技艺,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令人情不自禁为我们古代劳动者的智慧感到骄傲,为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建筑瑰宝感到自豪。但是除了使用优质木料做建筑材料外,在中国古代使用夯土作为建筑材料也是相当普遍的,而且夯土建筑,依然可以经历岁月的侵蚀,屹立千年而不倒。
一、4000年前便已存在的版筑技术,让人敬佩的先人智慧
最早使用夯土技术的,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人们,取之不尽的黄土层,是大自然赐予先辈们建造家园的最好原料。有些史料中记载,是商代的傅说最早发明了版筑技术,并且应用在修建水坝等水利工程上。但是近代的考古发现,却证实了处于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中,人们便已经开始采用版筑技术,来建造围墙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先人用夯土来服务于生活,至少要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不过,即便是和泥垒墙,看起来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在我们智慧的先人眼里,也可以用充满快乐,并且满怀浪漫气息的诗歌来表达: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诗经·大雅·绵》中的这首诗,仅有寥寥数语,便将人们在筑造城墙时,用绳索木板制做筑板,灌入黄土进行夯实的场景描写得生动有趣、淋漓尽致,而且充满了快乐的气息,即便是数千年后读起来,依然是朗朗上口,如身临其境,备受感染。
二、2000年前就已经在使用“混凝土”,坚固程度令人赞叹
最早与黄土混合在一起做建筑材料的是石灰,据说从仰韶文化起,人们就懂得在墙面上刷石灰了。不过最早人们在墙面上刷石灰的目的,是为了防虫,而不是为了增加土坯的硬度。估计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无意中发现黄土与石灰混合后可以让土坯的硬度和强度都大大地增加,于是通过反复对比石灰与黄土的调配比例,最终找到了合理的配方比例。
秦汉之时,这种掺入石灰的原始“混凝土”已经开始广泛使用了,人们在修建路基、房基和陵墓的时候,都会加入石灰来增加建筑的坚固性。通过考古学家的考据,人们发现这些使用原始“混凝土”修建的建筑,不仅坚固,而且已经具备了抗震的功能。
到了南北朝时期,“混凝土”的配料中又增加了沙子,成了所谓的“三合土”,这已经与我们现代的建筑材料极为接近了,这种材料当时被人们称为“蒸土”。用这种材料筑出来的城墙异常的坚固。
至今谓之赫连城,紧密如石,劚之皆火出。
被沈括赞叹的这座赫连城就是用这种“蒸土”建造出来的,它的硬度达到了什么程度呢?如果你用金属器物去敲打它的墙体,就会有火花迸出来。这样的硬度和强度,实在是可以和今日的建筑外墙相媲美了,如果那时候国内也有建筑类的大奖,估计这个赫连城的设计和施工单位,评上个“鲁班奖”应该不成问题。
三、把食物混入建材,这不能不说是个创举
为了让“蒸土”能变得更加坚固,咱们古代的先人们也是拼了,居然搞出了“食品级”的“蒸土”升级版,那就是在原本的“三合土”中加入各种食材,尤其是以糯米为最佳。不知道古人是如何想到要用食物混合入建材,这样出人意料的妙招,难道说我们这个传统的农业美食大国,就连搞工程建筑的思维模式,也会情不自禁地与美食挂钩么?但不管怎么样,加入食材后的“蒸土”,确实在硬度和强度上,比普通的“三合土”更胜一筹了,估计这也是先人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通过反复实践得出来的最合理的配方。
在民间传说中,用糯米垒墙的说法由来已久,据说当年伍子胥就是用糯米砖修建的姑苏城,所以那座城墙不仅牢不可破,而且还在大灾之年,化开城砖,解救了灾民。不过这样的故事毕竟只是无从考证的传说,不知道历史的真实性如何。可是在福建的永定客家土楼中的“馥馨楼”,却是货真价实的多种食材结合体。通过对这座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建筑文物墙体的化验,发现墙体中不仅含有石灰和糯米,还有蛋清和红糖。看这配料,怎么有种在给土楼“坐月子”的感觉,但不管怎么样,依靠着这样的建筑材料,土楼经历了千年风雨的侵袭,不仅依然屹立不倒,而且还换发着勃勃的生机,这不能不被认为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