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长

探访雄安混凝土搅拌站项目 感受智慧管理工地

发布日期:2019-07-13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智慧医院、BIM(建筑信息模型)和CIM(城市信息模型)技术、VR安全体验、垃圾分类……在雄安新区容西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现场,这些元素的应用,让工地管理更加安全、绿色、智能。

记者近日走进雄安新区重点工程施工现场,感受智慧管理工地的魅力,揭秘工程施工进展。

容西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是雄安新区目前唯一一个新建搅拌站,占地14万平方米,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组成联合体施工建设,主要服务于容城组团及雄安新区主城区建设,预计今年8月投入运营,计划使用年限为10年。

在容西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施工现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工地上的智慧门诊,该门诊由施工企业和当地医院共建,项目建设者只需要通过刷二代身份证便可免费体检,自动生成健康数据。这里实行实名制管理,工人进出工地实现门禁人脸识别。

据该项目BIM工程师安华杰介绍,该项目建设全过程使用了BIM技术进行设计施工管理,每一步都有迹可循。通过BIM和CIM技术,可以提前推演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前做好解决方案。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都可以通过智慧园区运维平台进行反馈,相关负责人及时进行处理。

在该项目的施工区和生活区,记者发现了多个摆放整齐的分类垃圾桶。据该项目工作人员曹同慧介绍,从项目建设之初,在施工区和生活区便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最初的分类标准参照上海实行的标准,此后根据工地的特殊要求多次进行修改,并在项目建设者中进行推广,还举办了多次垃圾分类知识答题活动。

该项目还专门设有VR安全体验区,项目建设者可以在这里利用VR技术体验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打击、塔吊倾覆等安全事故,进行安全教育。

据该项目总工程师聂全军介绍,该项目在全国首创“封闭生产、无人值守、永磁变频”的生产工艺理念,建成后生产过程实现全封闭厂房,全自动上料,全自动配料,粉尘零排放,固废全回收,生产无人值守,运营智能高效。

“厂房外形设计是从白洋淀的‘芦苇获得的灵感,建成后的厂区建筑丰富而有层次感,做到了‘去工业化’。”聂全军说。

与此同时,雄安新区其他重点工程也正在高效有序地建设。在雄安新区南拒马河防洪治理工程现场,项目负责人李青山表示,该项目自6月1日开工以来,新区和施工企业严格防洪标准,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南拒马河防洪治理工程具备抵御200年一遇防洪能力。目前,已完成土地清表45万立方米,修筑运输道路18公里,堤身土方填筑55万立方米。

在白洋淀引黄大树刘泵站项目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自河南省濮阳市渠村闸引水,途经冀、豫两省6市23县(市区),全长482千米。

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白洋淀淀区正常水位将保持在6.5米至7.0米,淀区面积稳定在360平方公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将建立稳定的常态化补水机制,于每年11月到次年2月向白洋淀实施冬季补水,每年入淀补水量可达1.1亿立方米。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