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长

如何防止水泥地面起砂

发布日期:2010-04-26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1.严格控制水泥砂浆的水灰比  水灰比的大小是直接影响砂浆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水灰比过大,地面强度就低,地表面粗糙、不耐磨,也就易起砂。水除了与水泥发生水化作用外,还有多余的游离水分,待缓慢蒸发后,致使水泥浆面层出现无数毛细孔,它降低了砂浆的密实性,减少了水泥砂浆面层的实际厚度,从而使强度下降,也就易磨损跑砂。另外,表面水分过多会使面层压光时间延长,这样有可能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自然无法保证地面质量。反之,水灰比过小,说明水泥过多,则砂浆干硬,施工操作困难,干缩大,地面易产生裂缝,同样影响质量。因此,一般情况下,面层的水泥砂浆稠度不要大于36mm (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计)。这是防止地面起砂的关键之一。

  2.尽可能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42.5M Pa)  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相比,具有水化热高、抗冻性好的优点,有利于冬季施工,能有效地防止地面早期受冻。此外,它还具有保水性较好、干缩性小,特别是早期强度高的优点,对确保地面质量和施工进度都很有利。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保证水泥砂浆强度、防止楼地面起砂所必备的前提。

  3.禁止使用过期水泥和受潮水泥  水泥存放期超过3个月者称为过期水泥。过期水泥与空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会起化学反应,所生成的碳酸钙会减弱水泥的胶结性能,水化热减少。可见,过期水泥用于地面面层时,其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能都会显著下降,导致起砂。受潮水泥是水泥与水发生作用凝结成块,从而使活性大大降低,胶结性能差,与过期水泥相比,质量更劣,所以不能用在地面面层上。

  4.地面面层砂浆不要用细砂  地面承受着各种压力、摩擦、撞击,应该使地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能。粗砂、中砂无论在强度上还是耐磨性上都胜过细砂。细砂拌制的砂浆往往干缩性大,地面易裂,且保水性也差,不利于地面砂浆压光。对于砂子的使用,还要注意含泥量不要大于3%,否则会影响水泥与砂的胶结作用,降低砂浆强度,楼地面肯定要起砂。

  5.要掌握好压光时间  水泥砂浆应随铺随拍实,用木抹抹平,铁抹压光。铁抹压光工作要控制在终凝前完成。压光过早,表面会游浮一层水,必然影响砂浆强度;压光时间过迟,易损伤水泥凝胶体的凝结结构,影响砂浆强度的增长,面层的毛细孔也难消除,起砂现象即会产生。

  6.要有足够的养护时间  养护工作的好坏与地面质量的优劣关系极大。水泥砂浆拌和后,由初凝到终凝,再进入硬化。硬化后水化作用在潮湿的环境下将继续向水泥颗粒内部深入进行,砂浆强度不断增长。一般应用7~14昼夜的养护时间。养护时间不够,则在干燥空气中水分不断蒸发,就会减缓甚至停止硬化,面层砂浆就无法达到设计强度,进而发生脱皮或砂粒外露等问题,起砂也就在所难免。同理,在强度较低时过早使用,势必中断养护,影响强度增长,面层会受损伤。还必须指出,严禁在新做好的水泥面层上拌和砂浆,否则会使原有光洁的面层受损,变得粗糙而引起跑砂。

  7.切实重视水泥地面的冬季施工  冬季有冰冻现象。水泥地面一般面积大,面层厚度薄,又是湿作业,故一定要注意冻害问题,特别是防止早期受冻。确保施工环境的温度应在5℃以上。由于砂浆受冻后,骨料四周的水泥浆膜所具备的黏结力会被破坏,同时体积要膨胀,而解冻后却不复收缩,致使空隙率变大,形成松散颗粒,故面层强度将大大下降,使用中就易起砂。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