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长

原材料价格上涨 中国铁建进军砂石骨料市场

发布日期:2020-03-28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为了平抑原材料价格,缓解成本压力,中国铁建正在积极发展砂石骨料自主开发业务,目前已经有3~4个项目正在实施。”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人士3月31日表示,公司正在国内积极寻找矿山,加大开采、加工步伐,一方面解决企业自身砂石骨料需求;另一方面,希望将来能有额外产能供应市场,增加企业收入。

砂石骨料是水利工程中砂、卵(砾)石、碎石、块石、料石等材料的统称。上述中国铁建人士表示,施工企业最大的成本是材料,尤其是地材(指本地可以直接出产的材料,如砂类、水泥等)。随着国内环保管理的加强,砂石骨料价格不断上涨,为了缓解压力,中国铁建一方面积极与业主协商,市场原因导致材料上涨,协商由政府或业主承担部分成本。通过谈判,部分行业得到很好的结果,但也有部分行业仍处于谈判过程中。

另一方面,中国铁建积极寻求砂石骨料开采、加工,但目前砂石骨料自主开发业务正处于前期阶段,部分项目正在审批过程中,形成与企业工程承包业务相匹配的市场规模,尚需较长时间。

一位铁路基建行业人士对记者透露,地材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是基建企业盈利面临的最大压力。他举例称,由于近几年超过60%的砂石料企业陆续关停,砂价暴涨,很多地方一立方砂三四百元,也不一定能买到。这种供不应求的状态使一些人偷挖海沙进行销售,而没有经过处理的海沙由于盐分高,具有腐蚀性,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中国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另一巨头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人士也曾对记者表示,近年来,铁路工程地材和人工成本连续上涨,而铁路调价机制失灵,造成了铁路业务毛利率不断下降。其已联合中国铁建向主管部门反映该问题,希望尽快改进铁路工程预算定价机制,改善施工企业铁路板块盈利情况。

中国中铁人士称,中国现有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中,地材和人工这部分调价机制是失灵的。中国中铁希望未来由于市场原因,而非施工企业主观原因造成的成本增加,能给施工企业一定的变更索赔。

针对“二铁”多次呼吁的改进铁路工程预算定价机制的问题,3月4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规范》,明确了铁路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构成和工程界面划分。国家铁路局人士对记者表示,出台新规的目的是规范铁路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行为,统一铁路建设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原则和计价依据,从而规范发包和承包方市场行为,保护双方的利益。

针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来的影响,中国铁建人士表示,一季度的收入和利润会有所下降,但国内基建领域自身产业链体系完整,疫情对企业订单影响不大。“基建具有拉动经济增长属性,2020年,我们有信心将各项营收指标达到2019年的增长水平。”他说。

在复工复产上,中国铁建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项目复工率达到92.8%,产能正在逐步提升过程中,达产率(实际生产能力与预期生产能力之间的比率)在70%以上,部分项目受限于人员、材料供应不足,达产率较低。西北、东北部分区域因天气过冷,暂未开工。

中国铁建3月30日晚发布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304.52亿元,同比增长13.74%;净利润201.97亿元,同比增长12.61%。其中,工程承包业务收入为7245.45亿元,营业成本为6705.21亿元,毛利率为7.46%,远低于该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21.37%的毛利率。

中国铁建在财报中称,新冠疫情导致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建筑市场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但市场规模平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资、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给建筑业增添了政策红利;海外多国为刺激经济实现恢复增长,推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国际建筑市场呈现温和增长的向好趋势。

中国中铁亦于同日发布年报。中国中铁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8508.84亿元,同比增长14.9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78亿元,同比增长37.68%,为近十年来最好。

< 完 >